- · 《太阳能学报》栏目设置[09/30]
- · 《太阳能学报》数据库收[09/30]
- · 《太阳能学报》投稿方式[09/30]
- · 《太阳能学报》征稿要求[09/30]
- · 《太阳能学报》刊物宗旨[09/30]
创新:迷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效率达到18.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热蒸发钙钛矿的微型太阳能组件,其效率为18.4%,几何填充因子(GFF)约为91%。他们认为,该面板代表了钙钛矿微型组件工业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热蒸发钙钛矿的微型太阳能组件,其效率为18.4%,几何填充因子(GFF)约为91%。他们认为,该面板代表了钙钛矿微型组件工业化的一个进步。
该研究发表在Solar RRL上,据描述这种特殊的面板有效面积为6.4平方厘米,以共蒸发甲基铵碘化铅(MAPbI3)技术为基础。
“MAPbI3薄膜的最佳厚度为750纳米。”研究员安娜莉萨布鲁诺告诉媒体,“这些薄膜被用来在掺氟氧化锡(FTO)玻璃衬底上建造具有‘n-i-p’布局的太阳能电池。”
研究人员指出,当电池的面积扩大到7.5平方厘米时,组件效率会从大约19%下降到15%。这是由FTO薄板阻力引起的,它决定了填充系数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基于优化模块子单元和死区大小的模块化设计。
布鲁诺解释说:“这使得我们的热蒸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有效面积扩大了40倍,采用合适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设计,功率转换效率损失仅为0.7%。”。
他们通过保持矩形的形状和恒定的宽度来扩大模块子单元的大小。
研究人员说:“精心设计的活性区和高均匀性的共蒸发钙钛矿薄膜都可以保证在放大过程中将功率效率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模块化设计,组件中的子单元数量可以增加,从而保证了高填充系数。但是,由于连接数较多,也会使几何填充因子减小。
研究人员Subodh Mhaisalkar补充说:“通过减少连接的数量和减少模块子单元之间的宽度来最小化死区可以大大增加GFF。”。“我们的激光蚀刻划线工艺可以保证0.06厘米的死区宽度,达到91%的GFF。”
在之前的实验中,科学家们获得了72%的GFF。同一个组织在4月份表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到一系列城市环境中,包括建筑外墙、大门和窗户。21平方厘米的微型电池板也由以甲基铵铅碘(MAPbI3)为基础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成
【来源:网易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网址: http://www.tynxbzz.cn/zonghexinwen/2020/1106/427.html
上一篇:重庆雾大雨多就不能太阳能发电?错!
下一篇:喷墨打印石墨烯实现太阳能可穿戴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