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建筑“碳达峰、碳中和”,太阳能+多能互补是必

来源:太阳能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进一步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为进一步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持续推进绿色发展,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的通知》,启动了北方地区除2017—2019年已纳入中央财政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之外城市的清洁取暖补贴申报。

太阳能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再次与“煤改气”、“煤改电”,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工业余热、清洁燃煤集中供暖(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等并列被纳入支持范围。

结合当前我国建筑领域节能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业内解读看来,国家上述积极举措将再次为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注入强劲动能。以此为契机,未来,以太阳能为中心的多能互补或成为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

? ? ? ? ? ? ? ?

(文 | 本报记者 齐琛冏 )

发展严重滞后预期

实际进度不及规划目标1/4

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太阳能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清洁取暖相关文件中。早在2017出台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下称《规划》)首次明确清洁取暖的概念和范围时,就已有关于支持太阳能取暖的相关表述。

《规划》鼓励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常规能源融合,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供暖,鼓励在条件适宜的中小城镇民用及公共建筑上推广太阳能供暖系统。进一步推动太阳能热水应用,支持农村和小城镇居民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统筹、规划设计和应用。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1年,实现太阳能供暖面积目标5000万平方米。然而,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20年我国新增太阳能供暖面积已突破1000平方米,达到1225平方米,但仍只相当于上述规划目标的不到四分之一。

记者实地调研中也发现,太阳能取暖实际工作推进一直只是中央倡导“雷声大”,地方落地“雨点小”;市场需求大,政策难给力。对此,一位不愿具名、从事北方清洁取暖示范城市咨询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团队曾多次向一些地方政府呼吁试点太阳能取暖,但得到的回复均是“不在补贴范围内”,最终不了了之。

光伏光热蓄热热泵智慧化综合利用系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供图)

建筑碳达峰、碳中和

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是必由之路

“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研究中心主任邓高峰告诉记者。

她具体分析,在空间上,我国建筑面积广阔,达到600多亿平方米,大量的屋顶和立面可以用于光伏发电和光热;在能量匹配上,光伏光热正可对应建筑电和热为主的用能方式,且和大工业用能相比,光伏光热基本可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在能源形式上,光伏的直流的形式也适用于建筑内电器、照明。

太阳能与建筑节能相结合的应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一种是光热建筑一体化。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登元介绍,BIPV产品并不是简单的光伏板,而是可以发电的新型绿色建材,这正与节能建筑在绿色建材方面的需求高度契合。

北京瓦得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荣告诉记者,光热建筑一体化是利用光热组件组成的屋面系统或墙面系统,通过吸收太阳能辐射热,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以及冬季建筑供热,亦可成为我国既有建筑改造的重要方向。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建筑实践看,太阳能建筑节能率可达到75%左右。“从整个行业发展态势看,内因和外因都非常支持在建筑领域与太阳能利用深入结合,在不远的将来,建筑与光伏、光热一体化是必由之路。”邓高峰指出。

在BIPV为例,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目前已经有北京、浙江、广东等近20个省份发布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业内预计,作为建筑领域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及绿色建筑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未来我国BIPV年均新增装机可达到36吉瓦左右,按照当前价格对应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资料图

光伏光热+多能互补

让建筑成为“会挣钱的房子”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生物质取暖等技术均已成熟,代表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比较理想的应用模式,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势。”德桥能源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韩培学表示。

文章来源:《太阳能学报》 网址: http://www.tynxbzz.cn/zonghexinwen/2021/0414/888.html



上一篇:头发为太阳能电池“保驾护航”?
下一篇:全新索纳塔混动版亮相,配按键式换挡+太阳能电

太阳能学报投稿 | 太阳能学报编辑部| 太阳能学报版面费 | 太阳能学报论文发表 | 太阳能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太阳能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